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以家屬的身份參加告別式,但以前爺爺奶奶在我懵懂未知的年紀過逝,只記得當時我們一大群孫子孫女聚在一起摺紙蓮花,然後在馬路上搭起的靈堂穿著麻衣舉行儀式。加上我和他們並不住在一起,只有逢年過節大家團圓時才會接觸,所以沒有很深的感覺。

 

      但這一次是小時候天天見面的外公。小時候我們家和外公家只隔個防火巷,後門可相通,雖然房子背對背,但不同於我們窄小擁擠的家,外公的房子在都市中可算是大宅院呢!有個可停2-3部車的庭院,裡面種了各式美麗的花朵樹木,二樓前面有個大陽台,陽台還有側邊走廊可通往後面不算小的曬衣棚,冰箱是進口可以製冰(按下去就有冰塊喀啦喀啦下來)的雙門冰箱,還有個傭人幫忙清理打掃,所以總覺得他們家好大好多地方好好玩,尤其和表妹們玩起捉迷藏,可是精采極了!也因此我沒事就會往那兒跑。和外公可說是天天見面,不過都只有打聲招呼就自顧自的去玩,沒有其他交談。

 

      我只知道他在窮困的年代,靠著自己的實力受到日本人的賞識,後來也因為表現優異,獲得許多肯定,當上不小的地方官 ,還和連戰單獨合影過。也因為受日式教育的影響,他對我有很深的期待,小時候成績好,他總是笑盈盈的看著我,希望我能念醫科(我當然是辜負了他的期望!)。他顫抖的手上隨時都有一根菸,對菸味敏感的我,當然見此景就是逃,更減少我們對談的機會,所以對於外公的些微事蹟,我都是從爸媽、阿姨、舅舅們交談的片段中湊合起來的。外公外婆的互動也很少,外公退休後參加團體遊山玩水,外婆算是『宅婆』,總覺得他們一個在東一個在西。

 

     直到高中,搬到現在的家,才跟他們分開。這樣相處了15年,現在看著外公的遺容,有一種矛盾的情緒,眼前的距離好近好近,可是我對他的了解的卻只有那麼一點點,這樣應該算要親密的關係,我應該淚流滿面,極為不捨,但是我只是呆呆的在這邊,跟著殯儀館的司儀口令動作,拼命的在搜尋回憶中外公的所有意象。不過我可以肯定外公是個負責顧家的男子漢,在那樣的年代,沒有任何權勢背景的他,能讓家裡後來有如此寬裕的環境,肯定承擔了很重的責任。

 

我跪地叩首時,衷心的感謝外公對這個家的付出,感謝外公給我這麼好的一位母親,感謝他從小對我的期待,感謝他曾經給我的一切的一切。

 

外公,祝福你一路好走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llme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